川觀新聞 2022-11-10 20:18
川觀新聞記者 李欣憶
11月10日,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,四川能投德陽(中江)燃氣發電工程項目已于日前核準。項目總投資約35.35億元,裝機容量140萬千瓦,將建設2套70萬千瓦級燃氣—蒸汽聯合循環機組,建成后接入四川電網,可實現天然氣富集區的資源就地轉化和清潔高效利用,有效改善全省電源結構,滿足負荷中心用電需求。
不僅是能投德陽項目,近期四川密集核準了一批天然氣發電(簡稱“氣電”)項目,項目儲備、核準、開工、建設都大幅提速,并且實現天然氣調峰電價改革的破冰。
一問:為何要大力發展氣電?
早在去年,將氣電作為調峰電源,四川開始謀劃“十四五”天然氣發電項目建設。川投(資陽)燃氣發電有限公司執行董事、總經理梁紅兵接受川觀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,相比新增煤電機組用于調峰,氣電有其特有的優勢。
“首先,滿足‘雙碳’目標的需求,天然氣發電的碳排放量不到煤電的一半,用天然氣替代煤炭發電可以有效減少碳排放。其次,是四川電網調峰的需要,天然氣發電啟停非常快,從開機到滿負荷,只需要2小時,而煤電一般需要8小時。”梁紅兵說。同時,四川天然氣資源量和產量都居全國第一,可以說,發展氣電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潛力。
因此,為滿足電力保供的迫切需要,四川在成都等省內負荷中心、天然氣主產區新增布局了一批氣電項目。經歷了今夏高溫限電之后,四川調整電力結構、增加調峰電源迫在眉睫,氣電項目推進明顯提速。
記者從省能源局了解到,目前已核準華電白馬(裝機容量95萬千瓦)、川投資陽(裝機容量140萬千瓦)、華能彭州(裝機容量80萬千瓦)、能投廣元(裝機容量140萬千瓦)、川投瀘州(裝機容量140萬千瓦)、能投德陽(裝機容量140萬千瓦)等6個氣電項目,年內將核準川投達州二期(裝機容量140萬千瓦)。這7個氣電項目預計將在2025年之前建成,可新增氣電裝機875萬千瓦。
此前,四川僅建成一個氣電項目,裝機容量96萬千瓦,占全省電力裝機比例不到1%。這一比例,大大低于全國(占比大于4%),更低于全球(占比大于24%)。預計到2025年,四川在建和建成的氣電裝機容量將達1200萬千瓦以上。
二問:項目推進建設情況如何?
已核準的氣電項目推進情況如何,開工建設的情況怎么樣?川觀新聞記者進行了多方了解。
川投集團有3個氣電項目,其中川投資陽項目已開工建設,川投瀘州項目計劃本月開工,川投達州二期項目計劃年內核準并開工。梁紅兵告訴記者,川投資陽項目今年7月正式開工,目前已完成項目場平,“我們正克服前期疫情、高溫限電等影響,全力搶進度,爭取年內完成主廠房零米以下基礎施工的目標。”
能投集團在廣元和德陽共布局2個氣電項目。其中,廣元項目是四川“十四五”首個核準的燃氣發電重點項目。四川能投廣元燃氣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明勇介紹,廣元項目樁基自8月5日正式開鉆以來,現場作業屢受高溫、連續大雨、缺少施工人員等因素影響,目前項目部采用24小時輪班作業方式,預計今年底完成所有樁基及主廠房零米以下基礎施工,力爭成為四川“十四五”期間首個投產發電的氣電項目。
華能彭州項目是成都第一個燃氣調峰電站項目,目前已核準,正在進行開工前的準備工作。
華電白馬項目已完成規劃設計、地質勘察工作,將就地利用產自內江威遠的天然氣,力爭兩臺機組2025年實現雙投,年發電量最高可達35億千瓦時。
三問:電價和氣源問題怎么解決?
四川要發展氣電,面臨兩個最大的障礙,一是氣電價格,二是氣源保障。“天然氣比煤炭的價格更高,需要更高的電價支撐,氣價太高、電價太低,氣電廠面臨嚴重的虧損問題。”中國能建西南電力設計院副總工程師王斌說,天然氣電價亟需出臺標準,氣電聯動亟需理順。
近日,省發展改革委印發《關于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》,明確對新投產的天然氣調峰發電機組實行“兩部制”電價,建立氣電價格聯動機制,這是四川首次出臺調峰電價相關政策,打響調峰電價改革“第一槍”。
業內專家解讀,“兩部制”電價即容量電價 電量電價,電量電價是發多少度電收取多少電費,而容量電價即使不發電、僅作為應急保障電源的電量也予以核算收入。氣電價格聯動機制,即對天然氣基準門站價格超出部分,給予相應補貼。
“氣電價格政策的出臺,給企業吃下了定心丸。”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說。多家企業向記者表示,氣電價格政策出臺非常及時,但要落地執行還需要實施細則,例如容量電價的核算標準、電價補貼的資金來源等等,都需要進一步明確。
而針對另一障礙,關于氣源保障的問題,四川正在推動落實利益共享機制,加強“企地”“企企”對接,引進戰略投資方,協調中石油、中石化與氣電項目逐一簽訂長期供氣協議,支持其以多種方式參與氣電項目建設,確保發電用氣保量保價、應保盡保。